2025年9月3日,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盛大的阅兵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闽清一中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直播,盛典中震撼的方阵、先进的装备与厚重的历史底蕴,深深触动了学子们的心弦,众多同学纷纷提笔撰写观后感,以文字定格感动、诉说对家国的赤诚与担当。
在高一年级(3)班郑秋梅眼中,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当下的致敬。她在观后感中写道,从鸦片战争后的民不聊生,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14年艰苦抗战走向强大,如今阅兵场上“一排排军车、一艘艘战舰、一位位军人”,以及核导弹、无人机等领域的突破,让她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军事力量;而受阅军人“晒得通红的脸、挺拔的身躯、坚毅的目光”,更让她懂得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”,并衷心期盼“中国越来越强,生活越来越好,海宴河清,没有苦难与饥饿”。
高二6班黄思琪则从阅兵的细节中读出了民族精神的传承。她用“步声雷鸣惊寰宇,国魂千载正昂扬”开篇,描绘空中护旗队“如银剑划破天空”、受阅战士“目光如矩,千人如一”的震撼场景,也不忘回望南京大屠杀、731实验室等惨痛历史。她感慨,今日中国“神舟越天,蛟龙探海”,阅兵展示的无人智能装备更是科技实力的见证,而作为青年,应“将青春深扎家国土壤,长成撑起民族未来的参天大树,有一分热,就发一分光”。
高三5班余雪榕聚焦阅兵传递的和平信念。她关注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“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”,以及空中护梯队组成“8”字、象征80年抗战历史的细节;更被观礼台上“年事已高但仍身姿挺拔”的抗战老战士打动,认为他们“舍小家,为大家”的精神值得传承。她在文末坚定表示,要牢记“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”的历史规律,“以史为鉴,传承与弘扬和平精神,为维护世界和平尽绵薄之力”。
此次的阅兵观礼,成为闽清一中学子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同学们从历史回望中汲取力量,在当下盛景中坚定信念,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。这份因阅兵而生的感动与担当,必将转化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动力,激励他们以青春之姿守护山河、开创未来。
供稿:刘碧云
编辑:瞿 荣
复审:方友亭
终审:汤丽雯